英國政府1989年解密檔案揭露「香港末日情境」計劃:或有百萬港人淪為難民

最近英國政府公開了一份1989年的高度機密文件,揭示當時英國在北京天安門事件爆發前夕,已秘密制定一項名為「香港末日情境」(Hong Kong: The Armageddon Scenario)的撤離計劃,以應對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可能出現的嚴峻危機。這份長達231頁的解密檔案詳細描述,英國當局當時擬在最嚴重情況下,透過海陸兩路大規模撤離約一百萬港人,防止香港陷入動亂與人道災難。

危機背景:1989年天安門事件與主權移交前憂慮

1989年5月,中國北京發生天安門學生運動,事件震驚國際社會。當時,英國政府對即將於1997年完成的香港主權交接充滿不確定感與憂慮。解密檔案顯示,英國在事件發生前已秘密召開「香港應變計劃小組」,評估主權移交後香港可能出現的兩大主要危機:

  • 由於《中英聯合聲明》引起的香港內部恐慌與社會不安
  • 中國對香港政治直接干預所引發的恐懼與緊張

這兩個因素被視為可能引爆大規模社會動盪甚至經濟崩潰的導火線,促使英政府提前布局撤退方案。

撤離計劃細節:三階段行動與龐大資金需求

根據公開的機密文件,英國政府將撤離行動分為綠、黃、紅三個行動階段,代表不同的警戒和緊急程度。計劃中安排:

  • 包租大型郵輪,預計搭載近百萬名港人難民,撤往台灣、澳洲等安全地點
  • 動用軍事及民間力量,陸路和海路同步啟動撤離程序,保障撤離流程順暢
  • 大規模財政支出,粗估每百萬人撤離需耗費約50億英鎊,涉及住宿與後勤保障等

此外,檔案中也指出香港本地房屋供應嚴重短缺,這對撤離後的安置工作造成巨大挑戰,需英國與國際社會協調資源。

英國對香港政策的成長與變遷

自1982年至1984年間英中談判以來,英國在香港主權問題上的立場經歷多次調整。英政府曾提出「主權換治權」策略,即允許中國名義上擁有主權,但由英國繼續實際管理香港。對於駐軍問題,英方極力反對解放軍進駐,更試圖以香港本地警察部隊代替軍隊的存在感。但最終未能達成上述目標,體現了英中雙方在主權議題上的深刻分歧。

對香港社會與未來的深遠影響

此次解密檔案首度揭露英國政府當年對香港可能爆發人道危機的憂慮,顯示當時英方在面臨主權移交前夜,已準備啟動大規模撤離計劃以保障港人安全。這也反映了當時香港社會和政壇對前途的極度不安與恐慌。

歷史學者指出,這份文件不僅是冷戰末期英國外交策略的一部分,也警示今天回顧香港主權交接的複雜局面與難以預測的挑戰。面對社會經濟和政治風波,香港未來的穩定仍需多方合作與智慧。

今回檔案的解密公開,更促使輿論關注歷史真相與各方角色,理解香港在國際政治大棋局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元